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成果丰硕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注重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开拓创新,把在实践中形成的有效做法固化下来,形成制度规范。
5年来,我国信访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信访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央联席会议先后召开28次全体会、专题会和全国电视电话会研究部署信访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形成了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体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运转高效的机制效应。
——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创新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的180多个市(地、州),130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实践表明,把信访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益的实践和成功的经验。
——信访工作法制化迈出重大步伐。《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等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台了相关配套法规、制度2000多件,初步形成了覆盖各个方面、规范各个环节,科学严谨、协调配套、较为完备的信访工作法规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信访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引领和指导了信访工作实践。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信访工作实践中,认真分析信访问题的成因,深入探索新时期信访工作的一般特征和规律,不断深化信访理论研究,初步形成了符合新时期信访工作客观实际的信访理论体系。
能力水平全面提升
5年来,各级信访部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机构建设,服务群众的能力明显增强。选配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充实到信访部门中来,进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选派了一大批干部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使信访部门成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基地;县级信访工作得到明显加强,普遍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信访工作网络,预防和推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
5年来,各级信访部门把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创学习型机关、建高素质队伍”“建设工作一流、群众满意信访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能力建设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干部的综合素养。
广大信访工作者用攻坚克难、务求实效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神圣誓言。
5年来砥砺奋进,5年来成就喜人。信访工作走过了不平凡历程,也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深刻认识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信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信访工作,切实维护合法权益,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更加注重标本兼治,以事要解决为核心,以源头治理为重点,落实和完善维护群众利益的政策和制度;必须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信访工作科学化水平。
宏伟蓝图已绘就,新的征程再起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信访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新时期信访工作一定能够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