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正文

讲规范 守规矩 在为信访事业奋斗中砥砺前行

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 www.gjxfj.gov.cn日期: 2016-05-10 来源: 国家信访局

【字体:    【打印本稿】 【关闭】

前两年,机关团委给团员青年发过一本书,书名叫做《机关青年三十六忌》,写的是机关年轻同志容易犯的一些错误和忌讳,叙述很生动,也很有针对性。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那就是在机关工作必须讲规范、守规矩。在这里,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对讲规范、守规矩的一些认识体会。

讲规范、守规矩体现着对认真和严谨的追求。十一年前,我到局里参加工作时,公务员初任培训讲的第一堂课,就是国家公务员工作规范;局内组织的岗前培训,压轴课便是机关规章制度。在干部人事岗位上工作的这五年,一个深刻的感受是:干部人事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和程序性很强,我们承担的不少工作涉及到全局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无论是干部选拔、还是人员调配,无论是档案管理、还是工资核发,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依规定办、按程序走,严之又严、细之又细、慎之又慎,容不得丝毫懈怠,不能有任何差池。要做到严、细、深、实,基本方法和途径就是要讲规范、守规矩。我们人事司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开展了“一清两亮”,即清理规章制度、亮业务、亮差错,目的就是为了促规范、讲认真,提高工作水平。有一次,我在起草一件文稿时,把“局党组第x次会议”写成了“第x次局党组会议”,看着说法差不多,却不符合行文规范,在司里的业务讲评会上被通报。这样的事看似很小,但反映的是对认真、严谨、规范的追求。我想,做事之难,往往不在于把大事做完,而在于把小事做好,把常事做精。遵照规范、规矩认真用心做事,既是我们青年干部的本分,更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少出纰漏,经得起大家的评判和历史的检验。

讲规范、守规矩折射出对责任和担当的坚守。讲规范、守规矩不仅是一种他律,更应成为内在的自觉。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果我们能够把规范和规矩当成工作中的“开门七件事”来坚持,我们的事业一定会兴旺发达。拿干部人事工作来讲,有的同志说,干部人事工作做的很多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尽然。干部人事业务经常是在调配稀缺资源,僧多粥少是常态,“喜闻乐见”不一定皆大欢喜,有时也会落埋怨。做好工作的关键,我觉得,就是要在严格按政策依规定办事中落实公道正派,体现风清气正。人事工作既要有人情味,又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松。我想其他司室同志们的很多工作也是如此,也面临着一些情面与原则、世故与规矩的挑战,在这个时候往往很能看出一个人的责任与担当。一个部门、一名干部,如果没有向规范看齐的责任意识,没有敢于较真碰硬的担当精神,工作上就把握不住根本。定了的规范、立了的规矩,就要毫不动摇的执行落实,这既是职责所在,更是对我们责任、担当和执行力的检验,是对我们是否能干事、干成事的考验。

讲规范、守规矩蕴含着对纪律和底线的敬畏。司马迁说过,“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也就是说人生百态、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矩。前一段,电影《老炮儿》很火,随之火了的还有一个词:规矩!影片里的“六爷”讲规矩,他同样要求别人讲规矩。“江湖中人”尚且如此,我们机关干部、共产党人更应该保持对规范、规矩的敬畏,将其作为我们做人、做事的基准线。“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违规就会出局,逾矩就会出事。工作不讲规范、办事不讲规矩,不仅是看轻了工作、看小了自我,更是对纪律和底线的践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吸取这些教训,就要做到时刻保持对规范、纪律和规矩的敬畏之心,头顶常悬“达摩克里斯之剑”,思想上有防线、心里头有底线、行为中有红线,少做变通,少走捷径,严格在规范边界内做事,这样内心才会安宁、人生才会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树立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他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我想,作为青年干部,“扣好扣子”就要从讲规范、守规矩做起,像珍视生命那样维护规范、遵守规矩,通过认真、严谨、务实的工作,汇聚成推动信访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在为信访事业奋斗中成长成才。(人事司 陈锦辉)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9/28 09: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