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15载 为民服务初心不改
——追记重庆市国资委信访处处长余凯
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 www.gjxfj.gov.cn日期: 2019-08-16 来源: 重庆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稿】 【关闭】余凯
余凯生前参加工作会议
“信访是服务群众的一线平台,大家一定要为群众服好务,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不管在不在军队,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能改。”
“我只要干这件事情,就一定要负责,一定要把它干好。”
“我们处大部分都是军转干部,在军队我们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信访是服务群众的一线平台,大家一定要为群众服好务,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在说完这句话后,仅仅过了三四个小时,余凯倒下了,倒在他热爱的信访工作岗位上,年仅52岁。
作为市国资委信访处处长,余凯早在今年6月就因连续工作两个通宵后感到胸口不舒服。“他还想扛着,我硬拉着他去了医院。”余凯妻子冉侨流着泪回忆,“医院检查发现他患了心肌炎,余凯想开点药就走,医生强迫他住了院。”
可只住了两个星期,还没恢复的余凯就坚决要求出院。医生和冉侨都拗不过他,只能同意。
出院前,医生嘱咐让余凯一定要静养。余凯却没有休息,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7月8日,大雨滂沱。6点刚起床,冉侨便发现余凯浑身冒冷汗,脸色极差。
冉侨让余凯赶紧去医院。余凯说,周一工作多,下午再去吧。
他仍早早来到办公室,先是组织信访处支部全体党员晨会学习,然后细致地把一周工作进行梳理和分工。
12时32分,余凯前往信访接待室,打算看看群众来访情况,当他走过一道陡坡,在距离信访接待室不到5米的地方时,一头倒下,再也没能站起来。
从事信访工作15年来,余凯用他的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抗洪抢险,连续13天泡水里修防洪堤
余凯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受父亲影响,他从小的愿望就是要保家卫国。1983年,他如愿参军,来到西藏,成为一名边防战士。
“凯哥给我们最大的印象,就是甘于吃苦和奉献,遇事总冲在前头。”余凯的战友张志清回忆,在西藏高原戍边的那些岁月里,余凯一直积极参加连队日常工作和学习,时任正连职干部的他,帮助指导连队全面建设,圆满完成了边防执勤等诸多急难险重任务。他的表现,赢得部队首长、战友的一致认可。
1995年11月,余凯作为西藏林芝军分区墨脱过冬工作组成员,来到大雪封山、被称为高原孤岛的墨脱县,蹲点指导墨脱三营工作。
历时7个月,他徒步走遍三营各连排班点,途中遭遇多次毒虫毒蛇侵袭,吃遍了常人难以吃的苦,帮助边防官兵和驻地少数民族群众解决了一系列工作、生活、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1998年抗洪抢险时,余凯任副营职干部,他组织带领官兵修建318国道八一镇至尼西公路段抗洪堤坝。连续13天,他扛着沙袋修防洪堤,身子泡在水中,每天只吃点压缩干粮。最终10公里长的防洪堤完成修建,保护了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2000年6月,波密县易贡湖溃堤,墨脱解放大桥被毁,余凯再次与战友们一道,夜以继日、忘我奋战,成功完成抢险救灾任务……
市国资委信访处副处长黄鹏说,余凯一直以自己是一名退伍军人为荣。“他曾说,不管在不在军队,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能改,就是这份初心,一直支持着他把信访工作,做到了生命的终点。”
随时做好处理群众信访事项的准备
2004年12月,余凯转业到重庆市国资委从事信访工作,做好这项工作的难度和需要付出的努力,丝毫不亚于他在西藏高原戍边的军旅生活。
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黄宗山介绍,信访工作的常态是:频繁地与来访群众、各个相关部门打交道,或到来访群众的单位现场去了解情况,还有写报告、整理资料等,仅仅靠上班时间,远远不够。
信访工作等不得、拖不得,得随时做好处理群众信访事项的准备。要解决的信访问题一件叠着一件,需要同时、多头处理,工作强度极大。
此外,信访工作直接跟老百姓亲密接触,其中难免会出现不被理解的情况,需要承受的身体和心理压力都很大。
对此,余凯充分发挥了军队中培养出来的奋斗精神,工作勤奋、细致。
在处理某项目业主因办证问题集访、某项目部外聘驾驶员因伤致残等事件时,他召集相关企业研究处置措施,及时平息事态、化解矛盾。他深入企业一线,到职工群众中去,倾听职工群众呼声,宣讲形势政策,化解矛盾舒缓情绪,赢得了职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针对九龙坡区部分群众反映深夜下班“回家难”的问题,他主动协调公交集团,开通夜班专线,市民多次来电感谢。
三鑫服装公司因火灾烧毁档案导致职工无法办理退休,中外合资企业诺贝斯公司因外方股东失联导致职工无法得到有效安置等问题时,他积极协调市、区有关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促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在参与化解某公司职工办理退休、某企业下岗职工享受医保补助等问题时,他怀着对职工群众的深厚感情,争取有关市级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一批长期上访的信访群众得以停访息诉……
这一桩桩、一件件信访问题得以妥善处理的背后,都印证了余凯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办到底
2008年,退伍军人李顺清将自己困难补助的政策落实问题,反映到市国资委信访处。余凯看到相关信息后立即前往长寿,到李顺清家了解详细情况。
此后,余凯先后前往长寿多次,为李顺清的问题多方奔走协调,并将此特殊情况上报给了市信访办、市民政局、市总工会等多个部门,各部门研究后,在2011年给李顺清落实了相关补助。
“是余处长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刻拉了我一把,我才有今天!”李顺清流着泪说,余凯不仅是在物质上帮助了自己,更是给了自己战胜困难的信心。
在余凯鼓励下,李顺清用到位的补助款项作启动资金,尝试着承包几亩土地种果苗,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几十亩,他还通过发展合作社带动了周边村民一起发展。近日,李顺清入围了敬业奉献“重庆好人”候选人。
2017年,为解决某单位改革涉及到的员工安置待遇问题,余凯到现场接访、沟通解释,通过连续三天几乎不眠不休的工作,事情得到了顺利解决。
2018年,为解决某单位下岗职工的信访问题,余凯驻点办公,就在该单位办公室里连续睡了两个星期。
这样的案例,在余凯15年的工作经历中还有很多。
曾经与余凯沟通过信访问题的市科技局的一位人士表示,虽然只见过余凯一面,但那次余凯在处理信访问题上,所体现出的认真和细致的态度,令他印象非常深刻。“那是一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从骨子里所流露出的关心。”
“爸爸经常给我讲,一定要重诚信”
冉侨回忆,上班时间没有完成的工作,余凯都会回家完成,加班加到凌晨三四点钟是经常的事。有时候她一觉醒来,已经早上6点,看见余凯还在加班。
15年来,余凯基本上每天都是早上六点多钟出门,晚上八九点钟回家。“有时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得到的回答老是‘快了快了’。可我等了一阵又一阵,饭菜也热了一遍又一遍……”
冉侨曾经跟他说,要不你换一个岗位吧,太辛苦了。他的回答是:“我只要干这件事情,就一定要负责,一定要把它干好。”
这句话,也是余凯在跟儿子余浩瑞为数不多的交流谈心时,总提到的一句话。
余浩瑞今年读大一,在他成长过程中,跟爸爸相处的时间确实不多,但爸爸正直、细心、平易近人的形象,在他心目中却很深刻。
“爸爸很重视每一次跟我交流的机会。他经常跟我讲,一定要重诚信,如果你帮不了别人,就不要轻易给别人许诺。他还鼓励我,在年轻的时候可以去努力尝试一些东西,也许不一定最后能成功,但可以去体验,获取宝贵的经验。”
余浩瑞说,爸爸跟他说过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刻在他的心上,他的理想,就是未来成为爸爸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