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访广角 >> 党建苑地
党建苑地

群众工作改革创新的艺术展现

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 www.gjxfj.gov.cn日期: 2015-03-19 来源: 今日辽宁网

【字体:    【打印本稿】 【关闭】

电视剧《信访局长》总导演张惠中与导演张玉春、执行导演苗盛讨论拍摄

党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十多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走过了一段艰难的改革历程,体制机制脱胎换骨,经济社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电视剧《信访局长》立足这个现实定位,江东市的改革发展和加速振兴集中反映了这个大背景,真实地表现了这个东北特大城市把信访工作改革创新作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基本保障,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重要内容,作为实现中国梦有力抓手,作为为百姓谋福祉民生工程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剧中主人公信访局长钟军是“群众利益无小事”、“老百姓的事比天大”理念的忠诚实践者和模范体现者。钟军一句“我是在党旗下宣过誓的人”掷地有声,他以其坚强的党性不负组织重托,也博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他的那种“带头往矛盾多的地方走、钱往群众身上花”的劲头,那种“群众的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作风,贯通和体现着深沉的爱民情怀。在群众的心目中,他是全心全意践行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宗旨的优秀代表。电视剧所展示的顺应了观众的期盼:信访局长就是让绝望的人看到希望的人,就是让群众的有理诉求得到满足的人,就是让矛盾和问题迎刃而解、社会不断走向和谐的人。该剧牢牢抓住“以情立戏”这个总要求,通过信访局长钟军等众多人物形象的塑造,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了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正像习总书记寄予文艺作品的,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在观众的视域里尽扫颓废萎靡之风。

由郑晓宁出演的钟军这个形象既是一个有正气讲原则的领导干部,也是一个坚毅、憨厚、实在的东北汉子。电视剧在贯穿他全身心投入、身体力行改革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的同时,也从多角度展示了他丰富的心灵世界和饱满的情感生活。钟军的妻子病故后,信访干部陶然(吴越扮演)一直默默地关心着他的生活,而陶然的父亲又是钟军的老同事,于是就促成了两个人“留条门缝”的关系,而每一次情感的升华都无不服从于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共同的信念追求,共同的梦想期望,让他们走的越来越近,最后实现一个完美的结合,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观众的“期待视野”。钟军帮助老同学找回丈夫冤死的公道,过程中既有信访干部主动排民忧、解民难的原则性、坚定性,也有对老同学的同情、理解的成分。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里本无可厚非,但他却把公私分得很明白,并没有混淆两者的界限。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信访局长钟军能够与成百上千的上访群众沟通,唯独不大会与自己的儿子交流,在与儿子对阵和交锋时总是被动地败下阵来。这是他身为人父的一个软肋,但这决不意味着他做父亲的失败。生活的磨砺告诉他的儿子,他父亲所从事的事业有多么伟大,他最终能理解父亲、敬仰和爱戴父亲。但对儿子关爱和关心的匮乏始终萦绕在他的心怀,这是他无法弥补的。在信访局长这样一个关键的工作岗位上,群众的认同肯定是最大的欣慰。而亲人的理解往往是支撑一个人忘我工作的最重要的力量。幸运的是,这两点最终都属于我们的主人公。所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人感受到了一个性格鲜明、敢作敢为、能为有为的领导干部,让人看到的是一个真实可信可亲可学的典型人物形象。

通过白描的手法和对人物性格细腻的塑造,《信访局长》纪实性地展现了在党中央的政策指引下,江东市对信访制度不断改革创新,在全国形成了信访工作的“江东模式”。电视剧对这一经验形成过程的深刻揭示,不是简单地加以概念式的图解,不是专题片式地进行梳理,而是融入了一个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场景。作品所展示的精深、精湛、精良的艺术品质,在于将错综复杂的社会事件甚至是许多对立的情绪形象化、艺术化,最终都与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融为一体,让观众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深入到信访干部的心灵世界和思想境界,听到他们为人民群众利益真心奔走、对党忠诚、对事业负责的时代脉动,看到我们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群众观点、群众感情、群众工作能力的真实写照。剧中既有车祸肇事者良心发现主动自首展示人性向善的一面,也有受害家属摆脱痛苦为痛苦制造者着想展示人情美好的一面;既有送别战友、中年丧妻、家国不能两顾反映人生悲壮的一面,也有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不为他人着想反映人事和谐的一面。一个个感人的片段都围绕和服务一个主题,那就是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最终目的在于“让群众更加幸福”。文/沈阳市文联副主席 王英辉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9/15 18: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