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9日至20日,国家信访局会同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组成督查组,就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杨某等人反映土地征收等问题,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面见信访人、查看现场等方式进行了实地督查。
一、基本情况
信访人杨某,男,农民,住甘肃省临夏市南龙镇马家庄村。2014年11月4日以来,杨某等人先后3次向国家信访局写信,反映2007年临夏市政府以每亩补偿62550元征用该村七、八组农民土地150亩,用于修建大夏河南岸河东路工业园区,被征地农民未享受任何优惠政策。2010年,市政府以每亩补偿81500元征用该村一至六组农民土地时,失地农民被全部纳入了城市低保范围,杨某等人要求参照一至六组的做法,将七、八组失地农民也全部纳入城市低保范围。
二、核查情况
经核查,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
临夏市南龙镇马家庄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590户、2417人,其中,一至六组431户1712人,七、八组159户705人。
2010年,临夏市政府在穆斯林物流园区项目和牛津河大道项目建设中,征收了马家庄村一至六组的土地,除按照综合区片价每亩补偿81500元外,还根据当时的安置配套政策,将被征地村民的农村户口全部转为非农户口,同时享受城市低保待遇,马家庄村一至六组425户、1693人享受了这一政策。该政策2010年10月至2011年底在临夏市实行,目前已暂停使用。
2007年,因修建大夏河南岸工业园区,临夏市政府征收马家庄村七组土地60亩、八组90亩,征收过程中,只按照相应征地补偿标准发放补偿款,没有社会保障方面的配套政策。同时,根据2009年《甘肃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只适用于2009年5月以后被征地农民,由于马家庄村七、八组村民涉及的土地征收项目均发生在2009年5月以前,暂时不能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今后再次征收土地时累计计算。
三、当地落实督查建议的情况
督查组针对当地在办理低保、群众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督查建议。对此,临夏市委、市政府研究形成了整改措施。一是成立由2名县级领导分别任组长、副组长,民政、国土、社保、规划及南龙镇等为成员单位的专项调处领导小组,细化任务,靠实责任,依法依规解决该信访事项。二是组织民政、国土、社保等相关部门,深入马家庄村开展全面摸底调查工作,摸清村民基本情况及社保、低保等享受政策的情况,开展“查低保、纠偏差、促公正”活动,核查现有城乡低保对象,对不符合条件的村民加强政策解释和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三是结合该村实际,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抓好政策宣传引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切实保障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今后,将从中汲取教训,从严规范政府行为,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