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想都不敢想,干部还能上门服务,自己不用出门就能把事情办成,我看也只有共产党的干部才能做到,‘暖心秘书’很暖心啊。”虽已过去些时日,但每当看到“暖心秘书”刘敏帮助办理的残疾证时,剑河县敏洞乡高坵村村民姜志培仍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姜志培提到的“暖心秘书”,是黔东南州践行“三严三实”推进作风建设,改革创新,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而推出的一个服务计划,旨在搭建优质的服务平台,组建高效的服务队伍,把服务窗口搬到农民群众家门口,全力帮助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
据了解,去年8月4日,根据黔东南州委出台的《关于实施同步小康“暖心秘书”服务计划的指导意见》,黔东南州在雷山县正式启动“暖心秘书”服务计划。
同步小康“暖心秘书”服务计划整合村级群众工作室、便民服务站资源,以同步小康驻村干部、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干部等为“暖心秘书”工作主体,以需要代办事务的农民群众为服务对象,以宣传指导、证照办理、缴费报销、公益服务等为主要服务事项,推行以“民事代办、民事约办、民事巡办、民事集中办”为主要内容的“四办制”,分受理、代办、反馈三个环节,不分时段,随接随办、随办随结、随结随反馈为农民群众代办事务。同时,黔东南州同步小康“暖心秘书”服务计划统一制作“暖心秘书”服务标识,构建“暖心秘书”综合服务体系,实现服务站点、服务资源全覆盖。
让“暖心秘书”温暖每一个群众的心,是该州实施“暖心秘书”服务计划的宗旨,随着计划的启动实施,全州各县积极行动,努力营造人人参与“暖心秘书”代办服务,人人争当“暖心秘书”的良好氛围,努力把“暖心秘书”打造成基层党建示范典型。
丹寨县467名暖心干部统一佩戴“暖心秘书”工作牌,走进91个村居担当“暖心秘书”,着力解决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目前,已为群众代办事项13407件(次),解决困难7284个。
“既热情又快速,每次顺顺利利把事办完,心里暖洋洋的。”丹寨县排调镇百姓对镇里的便民利民服务中心赞不绝口。在这里,“暖心秘书”工作组推出了“四不让”的服务理念,即:不让群众多跑路,不让群众耽误时间,不让办事发生差错,不让政府形象受损。同时创建“最优服务窗口”,使各个窗口实现了受理事项“零推诿”;办理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满意“零投诉”的“四零”目标。
天柱县500多名驻村干部在开展同步小康“暖心秘书”工作中,为驻地群众脱贫致富出点子谋出路,提供便民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化解矛盾纠纷531起,办实事好事2780件,协调项目82个,协调解决资金406.3万元。
雷山县制定了“暖心秘书”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全县“暖心秘书”已为群众代办身份证、户口等事项283件次。共协调项目88个,资金750万元,落实资金达430万元。
……
如今,既暖心又给力的“暖心秘书”很受群众欢迎,架起了一座座坚实的干群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