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地方动态
地方动态

贵州:“上访村”变“和谐村”

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 www.gjxfj.gov.cn日期: 2014-05-29 来源: 贵州日报贵州日报)

【字体:    【打印本稿】 【关闭】

清镇市卫城镇麦巷村过去是一个基层组织涣散、村级基础设施较差的“后进村”。今年2月,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以群众利益为重点,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麦巷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月19日,笔者来到该村,看到了一个与过去完全不一样的全新的麦巷村。

扎实为民解难题

“上访村”变“和谐村”

“以前隔三差五就有人到镇里到市里去上访,这几个月来,这样的事情一件也没发生过,麦巷村最大的变化就是变得更和谐了。”卫城镇左乾伦如是说。

“村民上访,主要的原因就是认为找村干部不管用,解决不了问题。”麦巷村支书袁祥显然找到了群众上访的“症结”,“为此,我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敲门问难事,并扎实解决。”

他举例说,中寨组村民陈天华2011年因为扑救森林火灾摔伤,丧失了劳动能力。虽然有关部门已按规定给予补助,但他觉得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先后多次到清镇市群工中心、卫城镇政府上访。对此,麦巷村“两委”商议后,决定一次性给予陈天华1万元的伤残补助,并为他办理了低保,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如今,陈天华再也没提上访的事了。

“要想群众不上访,关键还得及时解决他们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困难。”麦巷村主任助理康凯告诉我们,他们在挨家挨户敲门问难事的过程中,了解到全村11个村民组中,有8个村民组不同程度地存在水源点干枯、蓄水池渗漏等问题。对此,麦巷村“两委”积极协调对接,争取到有关部门的7万元资金进行了维修维护。

据统计,麦巷村“两委”班子上任后,为群众办理了维修水池、硬化村组道路等实事24件,化解了诸如村民酗酒打架、林木损毁赔偿等纠纷10余起,使曾经的一个“上访村”,实现了“零”上访。

交通基础上台阶

“毛狗路”变“小康路”

“和去年比起来,今年的变化可大了,以前回家就一条毛狗路,下雨天简直下不得脚,如今村干部带头把路修好了,出门方便多了!”麦巷村中寨组李光尧老人指着门前通组路高兴地说。

新“两委”班子上任后,积极争取了“一事一议”项目,完成了新寨组1公里的通组串户路项目,解决了该村民组196人的出行问题。与此同时,麦巷村还启动了中寨组通组串户路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麦巷村“两委”班子成员不仅垫资了8万元,还主动带头人均投入了15个工。由于有了村干部带头,村民投工积极性高,10多户村民还不要赔偿,主动让出了修路涉及到的土地。

麦巷村主任史维国说,“下一步,我们打算先垫点钱,发动村民打通后坝至小河、烂塘的通组毛路,再设法争取资金硬化,争取让村民都走上‘小康路’!”

组建专业合作社

经济收入上台阶

为改变传统农业经营方式,麦巷村“两委”班子制定了发展规划——成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经果林种植。

他们找来专家,对村里的水质、土壤进行检测,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决议,最终才敲定了成立合作社的事。

5月初,“清镇市狮维合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麦巷村成立,将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以桃子、樱桃、反季节酥李为主的经果林种植。同时,发展以林下养鸡、稻田养鱼等。

目前,合作社已流转土地300余亩,入社农户达85户175人。“今年我们的目标是450亩,3年内达到3000亩。经果林3年初见成效,5年丰产,进入丰产期后,预计每亩净产值3200元。”袁祥满怀信心地说。(胡俯茂 陈立 张坤 来源:贵州日报)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9/15 18: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