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治区信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严丽萍作客广西新闻网
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 www.gjxfj.gov.cn日期: 2016-01-15 来源: 广西新闻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稿】 【关闭】1月6日,自治区信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严丽萍作客广西新闻网,就广大网友们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冼妍杏 摄
自治区信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严丽萍。记者 冼妍杏 摄
“十二五”时期广西的信访工作有哪些改变?群众有信访诉求时选择哪种方式信访更快捷、高效,节约成本?“十三五”期间广西信访工作有什么新规划和新举措,为广西经济社会大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1月6日,自治区信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严丽萍作客广西新闻网,就广大网友们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信访条例》修订实施十年 广西贯彻落实情况良好
“2015年与2005年相比,全区群众集体上访和重复信访量下降了45.24%和53.6%,过激行为大幅度减少,信访环境日趋和谐。应该说,群众反映的诉求问题,绝大多数都得到依法、合理、有效的解决。”自治区信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严丽萍表示,《信访条例》修订实施十年以来,广西贯彻落实情况良好。
严丽萍在访谈中介绍,广西各地各部门着力打造“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工作平台,方便群众反映诉求。市县两级把有权处理信访问题的职能部门集中起来,实行联合接访,实行“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免去群众在部门之间跑来跑去之苦。一些地方开展“驻村夜访”、村级接访、家门口信访,主动上门倾听群众诉求;绝大部分市县开通了市(县)长热线电话,接受群众投诉。部分县区开通绿色邮政,群众写信反映问题一律免贴邮票。
同时,建立了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以市、县为重点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坚持定点接访的同时,更多地采取重点约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下基层接访等方式,面对面做群众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在落实首办责任制,强化初信初访办理,提高初信初访一次性办结率的基础上,每年还通过“重信重访问题治理”、“信访积案化解”等专项活动,由各级领导包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化解了一大批时间跨度大、情况复杂的信访事项。
群众选择网上信访更快捷、高效 节约成本
“网上信访与来信、走访一样好用、管用,一样能够解决合理诉求问题,而且更快捷、高效,节约成本。”严丽萍介绍,目前无论是来信、走访还是网上信访,都已经全面纳入网上信访信息系统进行转办、交办、督办和反馈结果,“正因为如此,目前在全国很多省份,网上信访已经成为群众反映信访诉求的主渠道。”
据介绍,根据国家信访局的统一部署,广西从2014年开始,积极推进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建设,并于2015年7月1日正式建成运行。该系统纵向联通到中央、自治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横向联通到各个层级有权处理信访事项的责任部门,全区各地的来信、来访、网上投诉等不同形式受理的信访事项,全部纳入网上信访信息系统统一流转;信访事项的受理办理、交办转送、复查复核、督查督办、统计分析、考核评估等信访业务各个环节,也全部纳入网上信访信息系统统一管理。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群众在网上反映信访诉求还不多,半年来不足百件,大量还是通过来信或走访的形式。”严丽萍在访谈中也建议,群众如有信访诉求,可以更多地选择网上信访方式。
“十三五”着力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和“法治信访”
信访工作既是化解群众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干群关系的重要方式,目前,全区正在为实现广西“两个建成”宏伟目标努力奋斗。在“十三五”期间,自治区信访局将着力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和“法治信访”,为我区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目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严丽萍介绍,打造“阳光信访”,就是基于互联网,在全区范围构建统一的信访信息综合平台,通过完善“网上受理、网下办理、网上回复”,实现信访事项办理过程和结果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既方便群众反映诉求,又接受群众公开监督。“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拓宽网上信访工作平台,全面实现信访形式、工作过程、工作范围的“三个全覆盖”;要全面开展群众满意度评价,并形成倒逼机制,促使各级信访部门和责任单位切实规范办理程序;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优势,加强信访形势和重点问题的分析研判,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打造“责任信访”,就是把信访工作责任落实到属地、落实到部门,推动信访问题及时就地解决。“十三五”期间,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工作要求,完善信访工作“一岗双责”规定,建立领导干部解决信访突出问题责任机制;进一步厘清信访工作职能边界,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健全完善信访工作通报、督查督办、考核评价、责任倒查等制度和办法,进一步推动信访工作责任落实。
打造“法治信访”,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信访工作。“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做好诉访分离的疏导教育工作,做好依法逐级走访的引导教育工作,确立解决信访问题法定途径优先的原则和意识;要进一步落实《信访条例》等有关法规性文件的规定,强化双向规范,既要规范各部门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能,也要规范信访人的信访活动行为,强化法治底线意识;要加快地方性信访法规的修订完善,为信访工作法治化提供制度上的保障。(记者冼妍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