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潍坊市“打造网上信访主渠道”新闻发布会举行,标志着潍坊市信访工作进入互联网“e时代”。市、县两级网上信访受理平台全面启用,所有来信来访、督查督办、投诉评价等信访业务全部实行网上流转。市民足不出户,坐在家中用电脑或手机,就能进行网上信访。
6天达成赔偿协议
“我们非常满意,跑了一年多都没达成协议的赔偿,仅仅6天就搞定了,没想到网上信访这么便利。”谢某的家属高兴地在网上信访这样回复。
2014年7月8日,来潍坊打工的四川省南江县红岩乡某村村民谢某,从工地3米多高的空中摔下,因伤势过重一直处于植物人状态。由于谢某家属索要赔偿金额过高,而该事故的主要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是否构成工伤条件等都不明确,一年多来双方都未能达成一致。今年10月份,谢某家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青州市网上信访受理平台进行了投诉,要求施工单位赔偿。
“我们接到信访案后很快与信访人取得联系,第一时间组织人社局、司法局、项目指挥部、建设局等专业人员召开了信访案件商讨、交办会议。”青州市信访局工作人员介绍,由人社部门牵头,参照工伤处理该案件,3天内与信访人达成赔偿协议。此时,从谢某家属网上信访投诉到办结,仅仅只有6天时间。
实行网上信访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部署。潍坊市从去年开始搭建起覆盖市、县、乡三级的网上信访受理平台,并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专门的网上信访工作机构——潍坊市网络信访投诉中心。今年1月份全面开放了市、县两级“网上信访受理平台”。“从全市网上信访受理量来看,今年10月份环比有大幅度提升,其中,市级平台受理量上升1268%,县级平台受理量上升829%。”潍坊市信访局副局长刘学建介绍,推进网上信访工作,引导群众多上网、少走访,促进了信访形势的整体好转。
倒逼信访提质增效
网上信访被看作是信访工作制度的改革,与传统信访形式相比较,有着更大的优势和特点。
“以前走访不知道来回往返多少次,跑多了少路,费了多少神,现在不用跑路,6天就解决了。”谢某的家属深有感触道,网上信访免去了信访人奔波劳累之苦。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是潍坊市发展网上信访的初衷。“现在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就可以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反映诉求,即时就能送达信访部门。”潍坊市信访局调研科科长张义涛说,网上信访不受时间、空间、人数、逐级走访等限制,而且省钱,没有交通费用、信纸费用等花销,可以说是“零成本”。不仅如此,信访人反映问题后,还能随时查看信访事项的进展情况,并下载所需要的答复意见。对此,张义涛用网购进行比喻,这种监督制约机制,如同网购的物流信息一样公开透明。
“群众最后还可以对接访过程作满意度评价,就像淘宝上给卖家打分一样。”在张义涛看来,把信访问题的解决情况交由群众来评价,让老百姓当信访工作的“监督员”和“裁判员”,这样能够倒逼责任单位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办理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或投诉请求,推进了信访问题的依法及时就地解决。
信访“三见面”矛盾缓解
刘某是青州市某小区居民,该小区物业以供暖管道为自己投资建设为由,强制业主缴纳暖气管道占用费。自从在网上反映问题后,刘某已经跟牵头部门青州市住建局见了3次面,并与工商部门、小区物业、街道人员进行见面协调,问题很快查清。经过住建局的协调,半月内涉事双方即达成协议,双方都非常满意。
采访中,不少信访人认为通过网络反映信访事项,只是“网来网去”,看不到人,见不着面,怀疑办理效果。“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刘学建介绍,网上信访执行“三见面、两告知、一回访”制度。“无论是网络、书信还是走访,在办理原则、办理要求、办理标准上没有任何不同,仅是信访部门的内部工作分工不同而已。”
张义涛也表示,群众通过网上信访受理平台提交信访事项后,所有的数据全部转入到信访信息系统中,之后再进入相应信访部门工作人员的网上工作台,信访部门将严格按照《信访条例》规定的程序和期限进行办理。
对于信访人个人的信息是否有安全保障,潍坊市信访局网络信访投诉中心负责人李光明介绍,网上信访受理平台,接入的是山东省信访信息系统,安全性非常强,部署在上面的系统和存储的数据是安全的。另外,系统操作界面提供了“公开”和“不公开”两个选项,信访人的信息不会被随意公开。
不过他也建议,通过网上信访受理平台反映问题,就像网上购物和使用网上银行一样,也应该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比如说,电脑和手机都应该安装防病毒软件,尽量不在公共场合使用没有安全保障的无线网络,以确保个人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