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沅陵县凉水井镇把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创新工作机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解决为上门化解,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了信访问题的发生,维护了全镇发展、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建立调解机制平台
该镇建立大调解机制,将参与调解的主要职能部门联合“会诊”,做到问题有针对性落实,形成信访部门综合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职能部门的集中接访减少了群众奔波之苦,消除了中间环节,把矛盾纠纷调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镇里成立了综治办、群众工作站、信访室、调解室、综治维稳中心、司法调解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由分管政法委书记担任综治维稳中心主任,配备6名综治专干,明确64名村(居)调解员;出台《凉水井镇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制度》等文件,实行“一月一排查、半月一通报、每周一督办”。对群众信访案件推行“四级”联动机制;在镇政府一楼大厅设立便民服务咨询台,安排工作人员轮流坐班,当好群众的“引导员”,认真填写《群众来信来访登记簿》和《群众来信来访案件处理交办函》。
实行领导包案落实
严格实行领导包案制,对发生的信访问题,涉及的镇领导要亲自包案、亲自处理。每月第一个星期一明确一位人大主席团成员在镇信访接待室接访,随时掌握重大矛盾纠纷和突出的不稳定隐患。同时,领导班子还带着问题深入到发生地,“零距离、面对面”地与信访人接触,认真沟通,了解信访人真实诉求和困难,承诺限期解决。在此基础上落实层层包案责任制,实行班子成员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四包”工作责任制,不仅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而且为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创新方法成效显现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变“群众张嘴”为“干部跑腿”,全镇矛盾纠纷排解率达100%,群众对现有的治安状况满意率达到了100%。深入推进“三联七到户”、“支部共建、一创双带”、“四联为民工作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等活动,组织镇机关支部与4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帮扶资金28万元,帮扶困难群众319人,机关干部走访群众4750户1.7万人,收集解决问题997条。化解矛盾纠纷积案。加强部门联动,努力把矛盾化解在镇村两级。2014年办结积案13件,今年已办结上级交办件9件。
今年以来,该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居便民服务站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550件2820人次,矛盾纠纷排查41次,调解各类民事纠纷180余起,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工作局面。(黄海生 苏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