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地方动态
地方动态

信访群众的贴心干部——记仙桃市信访局副局长冯海涛

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 www.gjxfj.gov.cn日期: 2010-10-14 来源: 湖北日报

【字体:    【打印本稿】 【关闭】

对于仙桃市信访局工作人员来说,今年的国庆节,格外特别。

往年国庆总有群众上访,今年没有一个上访群众,理应感到轻松,但大家却高兴不起来,心情反而更加沉重。

节前的9月27日晚,患有高血压的副局长冯海涛,在连续5天接访后,一回到家就倒下了。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多日在生死线上徘徊。

病情凶险,医院数次下达病危通知。同事们都想去医院看望他,但怕影响救治,只好在单位揪心地静候他的消息。

平常,冯海涛的办公室在全局开得最早。在他与死神较量的这些日子里,同事们把他的工作证放到办公桌上,用订书机撑着,一想起他就跑到这里来看上两眼。

他办公室书柜下放着一双棉拖鞋。同事们讲,冯海涛有腓神经骨质增生等疾病,不能着凉,即使大热天也只能穿棉拖鞋,腿上还绑着纱布。“5天连轴转啊!”大家都说,“海涛是累倒的。”

“只要把群众看得比亲人还亲,就没有接待不了的上访人员;只要把上访诉求看得比家事还重,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上面这段话,是冯海涛在2008年竞岗时作出的承诺。两年来,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因患病,冯海涛每天中午必须按时回家吃药。在27日之前,他已连续接访4天,两件案子都是非正常死亡,双方赔偿争议较大,调处难度超乎想像。冯海涛每天早出晚归,既要劝说死者家属降低索赔金额,又要请求相关部门配合解决,两头不停奔波,不能按时吃药。

27日中午,妻子刘慧打电话催他回家吃药,他说“实在没法脱身,晚上再吃吧。”

同事们吃完午饭回来看到,冯海涛还在苦口婆心劝说上访者。他对同事徐霄说,“这家人真是太造孽了,不帮他们于心不忍。”冯海涛掏钱叫徐霄到附近买些盒饭给上访者一家5口人吃。看到老人没有牙齿,还特意嘱咐徐霄专门给老人买些面包,而他自己却没有吃任何东西。

下午一上班,冯海涛又把公安部门同志请来协商。直到下午6时下班,双方才达成初步意见,由有关部门先垫付5万元帮助善后。7时许,乡镇派人把上访者接走后,冯海涛才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回家。

刚进屋,冯海涛就倒在饭桌旁,脸部僵直变形,吐词不清,被紧急送到仙桃人民医院抢救。经诊断,系突发脑溢血,病情危急,需马上转武汉治疗。当晚,冯海涛被转至武汉协和医院,先后两次被下达病危通知书。

抢救中,冯海涛一度醒来,没想到朦胧中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8号上班,到时候给你处理。”旁人无不为之动容。

徐霄说,冯海涛从来不为私事求人,但为了上访群众,他经常找熟人到相关部门求情,尽快督导落实调处意见,自己掏钱请客吃饭已成常事。 “都说信访工作难,其实我觉得,难就难在对上访群众难以动真情,对信访问题难以动真格。只要是我经手的信访案件,我都会倾尽全力去办理。”

7月25日,农电工陈某意外触电身亡。死者家属向仙桃市供电公司提出巨额索赔要求,双方协调不成,死者家属上访,冯海涛接待。

当时供电公司给死者家属租赁一家私人旅店,为方便协调,冯海涛索性也搬进旅店,没想到一干就是7天7夜。因患有腓神经骨质增生等疾病,冯海涛不能吹风扇和空调,右下肢无力,加上身体又胖,走路一颠一跛,非常吃力。

死者家属和供电公司代表不住一层楼,冯海涛就拖着病腿,楼上楼下一步一挪,每次上下楼都大汗淋漓,衣服干了湿,湿了干,7天都没换过。午饭要到下午两三点才能吃,晚饭也要等到晚上十点。看到冯海涛如此亡命工作,死者家属被深深感动,双方最终达成协议。

冯海涛曾经风趣地说,“信访工作一无权,二无钱,全靠一张嘴巴甜。”不光是“嘴巴甜”,更要心底里对群众动真情,他还抢事情特别是麻烦事做。

9月8日,40多位农民集体上访,反映所购中稻种子因质量问题导致大面积减产,要求赔偿损失。冯海涛主动接访。

其实,冯海涛负责分管非正常死亡上访,此类上访本不属于他工作范围,有同事劝他不要管。冯海涛却说,“群众上访是探亲,干部接访是交友。既然来了,我就要接待,努力帮他们解决问题。”

同事都说冯海涛喜欢较真,可他却认为,做信访工作较真是一种责任,是一种爱民,不较真很难帮群众讨回公道。

接访种子事件后,冯海涛遇到了尴尬,经农业专家鉴定,种子质量没有问题,减产是“高温热害”所致。农民虽然对此结论没有异议,还是不甘心,但又不知如何是好。

冯海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边仔细研究案情一边请人帮忙,终于发现种子包装上有“耐高温性能比较好”、“特别适合仙桃等地种植”等字眼,认为有欺诈性,要求种子代理商承担相关责任。后经工商部门介入,种子代理商最终赔付了农民损失。 “没有人生来就是优秀的信访干部,只有通过大大小小的场合来磨炼自己,才能慢慢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

冯海涛从事信访工作只有3年,之前是仙桃市杨林尾镇党委成员。来到信访局后,冯海涛要从普通办事员干起。

与冯海涛一起调进信访局的还有副局长熊远浩,两人经历相似,刚进信访局不久,就要面临选岗竞职的残酷竞争。想到才从乡镇上来又要竞岗,两人心里多少有些郁闷。

冯海涛就经常找熊远浩谈心,两人共同探讨人生和工作,相互鼓励。竞选中,冯海涛仅以零点几分的微弱优势当选接访科长。这是信访局最前沿的阵地,也是最累的科室。

3年来,冯海涛留下了4本厚厚的笔记,令同事王中明感佩不已,他说,“我到局里工作时间比海涛长,但我的学习笔记没有他做得那么多那么实,他真值得我学习。”

去年才颁布的《侵权责任法》,冯海涛成为全局买书最早学习的同志。调处科科长张浩是法律科班出身,尽管小冯海涛10岁,但经常被他上门请教。

很快,冯海涛的业务能力有了极大提高。去年仙桃一农场发生群体上访事件,500多名职工围堵农场,一度剑拔弩张,如不快速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冯海涛在信访局局长贺国华的带领下赶到现场,两人商定措施分头行动。冯海涛挑选出12名群众代表,依法依理与之协商仅半个小时,就说服了他们。这12名代表回头给群众做工作,500多人很快散去,一起重大冲突很快平息。

在冯海涛的办公桌上堆放着一摞信纸,记者看到,每张纸的两面都写满了字,其中一页纸上有这样一段话:“平时,我们要花大量时间,要主动牺牲正常节假日休息时间,去掌握各种法规,去熟悉了解各种政策,只有这样,业务水平才会有所长进,才能更快的提高自己。”

冯海涛的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获得全局上下的认可,去年9月,他被推荐当选为仙桃市信访局副局长。

28日上午,仙桃市委正在召开常委会,得知冯海涛病情后立即研究救治措施。会后,仙桃市委副书记、市委秘书长杜佐标代表市委市政府到医院看望冯海涛及其家属。冯海涛的病情很快引起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省委书记罗清泉、省委副书记杨松先后作出批示,要求全力救治冯海涛。受罗清泉书记的委托,省委副秘书长朱忠华赶往医院看望冯海涛及其家属。省信访局也派人看望。

经过10个昼夜的救治,冯海涛病情在武汉协和医院得到控制。在生与死的较量中,冯海涛闯过了鬼门关。

冯海涛的事迹经本报和楚天都市报率先报道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报和楚天都市报新闻热线接到各地群众来电,关注“贴心局长”病情、送上祝福。一些上访户听说冯海涛事迹深受感动。4日下午,上访群众杨毛志拎着水果专程赶到仙桃市信访局,说“冯局长当时为我们的事情操碎了心,真是我们的贴心人。”(记者罗序文 通讯员熊少华)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9/15 18: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