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正文

杨建平:真情为民,绘就信访干部最美底色

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 www.gjxfj.gov.cn日期: 2016-11-21 来源: 国家信访局

【字体:    【打印本稿】 【关闭】

杨建平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杨舍镇)信访办主任

杨建平多年来扎根基层、敬业奉献,甘当群众知心人,用真诚和热心化民怨、解民愁、帮民困,全身心投入到信访事业中,先后化解重大信访疑难事项70余起,为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他先后被评为“苏州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张家港市优秀共产党员”、“张家港市身边好人”,连续五年被评为“张家港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他所带领的信访办,被张家港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

信访工作,一头是党和政府的重托,一头是普通百姓的期盼。信访干部,肩挑两头,是这份重托和期盼的“交汇点”。大家都说,这是一份责任重、压力大,甚至是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杨舍镇)信访办主任杨建平接手信访工作4年多来,原本一个个看似无解的信访难题,在他手里都迎刃而解,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0%。原来很多老信访户,还成了杨建平的“粉丝”。

一种恪守敬业为民的情怀

虽已57岁,但杨建平依然是一副精瘦干练的模样,双眼炯炯有神,眉宇间透着亲切。能把别人眼中的“苦差事”干得有滋有味,问及杨建平有什么秘诀,他回答说,做群众工作没有捷径,却有一条大道,那就是“只有坐到群众堆里,才能走进群众的心里”。

刚刚上任没多久,靠着这个信念,杨建平就化解了一件持续了10年的信访积案。事情要回溯到2002年,当时季大伯的儿子因为民事纠纷在接受调查询问后,精神疾病复发,季大伯夫妇不认可公安部门的调查结果,信访程序终结后,仍多次信访。

看着原本幸福的家庭因为常年信访陷入贫困,杨建平倍感心酸。从2012年6月至10月初,杨建平在127天内上门82次做季大伯夫妇的思想工作。看到季大伯家年久失修的房屋破败不堪,杨建平主动帮忙安装纱窗、淋浴房、空调,还自掏腰包陪他们去旅游,把他们当亲人,把他们的事当家事。

2012年10月17日,季大伯终于决定不再信访,一家人的生活回归正常。“老杨,幸亏有你啊!”季大伯夫妇的这句话,让杨建平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季大伯的积案化解后,杨建平又帮他创业致富,重新树立自尊自信。

一份对待信访群众的真情

同季大伯一样,化解纠纷的过程中,很多信访户和杨建平成为了朋友。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信任,在群众中就凝聚成了威信。

“当时,我跳楼的心都有了,是杨主任帮助了我,为我们家申请救助金、解决住房问题,要是没有他,我们的家早就散了。”赵庄村的徐某回想起以前的日子,禁不住红了眼眶。9年前,她的家庭接连遭遇重创,母亲双目失明,父亲因交通事故成为植物人,她跟丈夫也在此期间离婚,她身患乳腺癌,家中还有一个10多岁的女儿要抚养。一家四口老弱病残,却仅靠父亲1000多元的退休金生活。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我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一度想轻生,是杨主任帮我渡过了难关,杨主任和他的同事天天上门开导我,与有关部门协商加大扶持救助的力度,甚至为我们一家发起募捐,他给予的种种帮助让我感受到了温暖,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徐某感慨地说,“杨主任是我们一家的恩人!”

都说信访工作天下第一难,但杨建平用真情融化了一块块信访“坚冰”。

▲杨建平走访困难户

2015年6月25日,包基村80多名村民因为拆迁问题聚到村委办公室,扬言要集体到市里信访……刚服完糖尿病药片的杨建平顾不上吃饭,立即与区镇政法与社会管理办公室、社会事业局、农村工作局等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他快步冲到人群前,拍着胸脯大声说:“大爷大妈们,你们的心情我都能理解,反映的情况我也知道,请相信我,一周后给你们答复!”村民们望着这位鬓角有几丝白发的信访干部,相信了他的承诺,随即散去。

事情暂时缓解,杨建平调查清楚情况后,提出了处理建议,经上级批准后,形成了解决方案。

一周后,承诺的日子到了,村民代表集中在会议室,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杨建平给出的解决方案。听完这份合情合理合法的全新解决意见,村民都愣住了,沉默片刻,纷纷给杨建平竖起了大拇指。

一张漂亮成绩单背后的付出

2012年以来,区镇信访总量下降15%以上,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90%……这张漂亮成绩单的背后,是杨建平和同事们的心血与汗水。与这张成绩单相对应的,是杨建平的身体频频发出的警告:血糖指数不稳定,身体抵抗力差,原来的药物治疗早已控制不住病情,现在一天四次胰岛素,一次也不能少。公文包里始终备着饼干、鸡蛋和药片,防止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休克状况。“工作上的事情,老杨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妻子蒋琴芬为杨建平的身体揪心,“他曾经因为血糖过低晕倒了两次,非常危险。那么多人都劝过他,可他就是放不下这份工作。”

杨建平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归纳出“5182(我要帮你)工作法”,即建立“五心人格”,树立“一种信念”,坚持“八项作风”,实现“两大追求”。该工作法一经推出,就产生了广泛影响,大家都称之为“杨建平工作法”。

如今,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但杨建平依然拖着病体奋战在信访一线,没有一丝懈怠。他说:“做好这份工作,可以为党和政府分忧,可以为群众解忧,值得!”他把百姓的幸福根植心间,用对百姓的真情、对党和政府的忠诚渲染了一名基层信访干部的“民生底色”。

相关链接:

江苏法制报:坐到群众堆里才能走进群众心里 ——记苏州市“最美信访干部”杨建平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9/28 0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