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委书记访谈
县委书记访谈

广西信访工作系列报道之二·智慧篇:善解难题的“解牛庖丁”

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 www.gjxfj.gov.cn日期: 2016-06-22 来源: 广西法治日报

【字体:    【打印本稿】 【关闭】

信访当事人向自治区信访局办信处赠送锦旗。通讯员梁勇摄

不做“甩手掌柜”!全区49件“钉子案”积重难解,领导纷纷带案下访,找准缘由和症结,一一破解。

专做善解难题的“解牛庖丁”!临桂新区大规模建设,“庖丁”们破解拆迁难题得心应手,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群众上访事件。

“驻村夜访”!官员们拳拳之心,款款真情,避免多少矛盾涌入信访!

面对信访难题,广大领导干部迎难而上。“官员面对信访对象需要点智慧。”广西信访局局长刘俊说:“近年来,广大信访领导干部不断创新方法,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高位带动“一盘棋”

积案,往往积重难解。接手这样的烫手山芋,要智慧,更需要魄力。

“不做只定政策的‘甩手掌柜’”,面对自治区挑出久拖未决的49件沉甸甸的“钉子案”,包案领导干部坚定不移地做“解牛庖丁”。去年,由自治区四家班子成员及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包案督办化解49件“钉子案”。

积案大多案情复杂,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难题;既有合理诉求,也有缠访闹访问题。下访过程,“解牛庖丁”的精湛艺术和爱民情怀更是令人钦佩。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区实行“法、理、情、帮、济、疏”多措并举,许多难题迎刃而解,拉动群体性上访案件呈现下降趋势。

田阳县东江村1组对征地款分配比例协商不下,导致征地款两年多未分配,部分农户上访要求政府督促解决。去年10月,自治区包案领导鼎力推动,区直有关职能部门协调指导,兼顾各方利益拿出解决方案,引导村民表决,最终化解了积案。

上林县陈某曾参与县土地开垦工程项目,要求兑现拖欠工程款上千万元,但证据材料严重缺失。去年11月,工作组核查开垦面积,查实证据材料,核定双方认可的工程款并全部兑现。

对法度外、情理中的诉求,则“情”字当头。北海市某学校食堂3个积案的解决体现了为民真情。学校食堂拖欠保洁员工资,并扣押上访方营业款及押金,一直久拖不决。包案的领导立足于民生优先,先“救急”——让当事人或市财政给上访人垫付资金,再治本——依法向承包人、转包人追讨,结果全部成功化解。

“事要解决”,是广西信访工作解决问题的核心。数字表明,去年,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自治区共交办各地的信访积案306件;中央巡视组在桂期间,交办中央巡视组转交信访事项10154件。其中,自治区交办信访积案办结率高达98.69%,交办中央巡视组转交信访事项办结率达100%。由于高位推动,搞活了一盘信访棋局,一大批群众诉求得到合理解决。

驻村夜访察民情

如今的崇左市,“驻村夜访”已成为一种制度,在“驻村夜访”工作的推动下,各级领导干部形成了“白天抓工作、促发展,晚上访农户、听民意”的良好作风,矛盾真正不出村屯。

“驻村夜访”工作还得从2013年说起。2013年始,崇左市开展“驻村夜访”活动,要求市、县、乡镇领导干部每月夜访不少于2次,入住联系户不少于1个晚上。

天等县天等镇朗明村村民黄朝民永远记住令他难忘的一刻:2013年10月24日晚,身为崇左市委书记的黄克率先垂范,重访当年驻村扶贫的老房东,黄克书记在驻村日记中写着(节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时我提出了在朗明村实施扶贫新工程。一晃4年过去,这几年我来看过这个扶贫工程几次,但没有时间住夜,今晚来老房东家住一夜。

这次来老扶贫点,一是来看这个村的变化;二是来调研,在新一轮扶贫工作中,像朗明村抓什么?天等县怎么抓?崇左市的扶贫怎么抓?

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一位市委书记深切的爱民之情。4年过去了,黄克依然挂念着当年的老房东,挂念着朗明村的贫困户,思考着天等县乃至崇左市新一轮的扶贫攻坚工作。

“这是联系农村群众的好办法。”“驻村夜访”制度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今年5月,在“驻村夜访”制度基础上,崇左市委又先后推行了“驻村蹲点”制度。

2005年以来,江南街道办新民社区三卡屯群众对当地政府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意见较大。驻村蹲点的崇左市委副书记蒋连生了解后,召集有关部门成立专门工作组,驻屯与群众面对面探讨解决诉求问题的办法。最终,群众接受工作组提出的补偿安置意见,情绪稳定。

从“驻村夜访”到“驻村蹲点”,崇左市做到“小事不出屯,中事不出村,大事不发生,社情民意及时掌控”。数字显示,两项活动开展以来,崇左市夜访群众21万多人次,解决信访案件5万多起。

敢于面对矛盾,深入群众,面对面地听取群众的利益诉求,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崇左市连续12年实现全国“两会”期间进京“零上访、零非访”工作目标。

征地拆迁先征心

7年前,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提出“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战略部署。向西“再造一个新桂林”,征地是必须越过的第一道“坎”。

越过这道“坎”,临桂创造了一个奇迹: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近3万亩,鲜有征拆户上访现象,实现并持续着和谐征拆。问其“秘诀”,答曰:“征地先征心”。

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故园难离,几万亩土地不是说征就能征,安置好上万群众成为首道“工序”。

因建设需要,临桂镇下蔡塘村前后经历了13次征地,涉及征用土地946亩。2013年7月,下蔡塘村的村民们多次向政府提出各种诉求。

“夜访察民情,征地先征心。”为协调新区征地安置,临桂从县直机关和各乡镇抽调300多名干部进村入户,一方面利用“亲情战术”“朋友约谈”等方式,攻破心理防线让其感化,另一方面实行专人包户,反复上门答疑解惑、排忧解难,破解征地拆迁难题。“征地先征心”,信访干部要做足“三个为先”:

——以说服劝导为先,积极与群众沟通,争取群众理解,开展政策进村入户,确保让百姓懂政策、用政策,让政策为征地拆迁工作保驾护航。

——以群众利益为先,针对每户人口的结构特点,帮助拆迁户在政策范围内选择最优化、最适合的补偿方式,确保让百姓放心、满意,以群众口碑带动拆迁工作。

——以平稳顺利为先,通过摸查排选,对于家庭情况比较复杂和潜在矛盾的农户,及时上门沟通、疏导,想方设法,化解矛盾,避免矛盾激化。

政策透明了,后顾之忧没有了,村民心里就亮堂了。“我们对处理结果很满意,你们是真心为群众解决问题的。”2014年7月,临桂镇蔡塘村的村民代表到当地国土资源局反馈意见时说。

这种新的治理思路就是要“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一位信访干部总结说,当矛盾是一粒砂石的时候,很容易拿起扔掉,而当它逐渐变成石块甚至巨石的时候,想搬走它肯定难上加难。

召开信访案例分析会、联合督查督办、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将信访工作纳入绩效考评,组织“万名干部下基层”“千名干部下访回头看”等专项活动……随着机制的不断创新与完善,我区信访工作在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逐步形成了“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大格局。(记者 陈文锋)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9/15 18: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