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访广角 >> 督查事项
督查事项

上海市杨浦区周某信访事项督查情况

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 www.gjxfj.gov.cn日期: 2015-06-11 来源: 国家信访局

【字体:    【打印本稿】 【关闭】

2015年5月14日,国家信访局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成督查组,就上海市杨浦区周某等人来信反映的问题,通过查看现场、与信访人见面、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以及与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座谈等方式进行了实地督查。

一、基本情况

周某,男,1964年4月出生,上海市杨浦区长阳路920号居民。周某等120人先后两次联名致信国家信访局,反映他们住房由于2008年上海卷烟厂爆破、2012年地铁12号线施工造成房屋倾斜、墙面开裂、漏水、噪音大,房屋抖动。有关部门在没有公示的情况下,强行拆除小区围墙及绿化。要求政府尽快拿出解决方案,修缮危楼。

二、核查情况

经核查,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

2008年4月,上海卷烟厂启动中华牌卷烟流水线改造项目,并向杨浦区拆房安全管理站提出拆房备案申请。施工单位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向区拆房安全管理站提出了开工报监申请。区拆房安全管理站核查并办理了备案报监手续。2008年7月,对明园新村对面部分房屋实施了爆破拆除,同年11月该项目整体竣工,未接到周边居民投诉。

上海地铁12号线于2008年12月开工建设,施工运营对周某等人居住的小区住房造成影响。2014年4月,杨浦区建设和交通委协商居民选择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对三幢房屋进行了检测,检测报告:长阳路91 0弄4号楼(共有居民24户)西面基础最大倾斜率为15.97‰,地下室渗水严重,且地基是粘土,被定为“严重损坏房”; 890-900号房屋和920-930号房屋(共有119户居民)被评定为“一般损坏房”,建议“4号楼不均匀沉降较大,需加强监测,进一步判断其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在相邻地铁12号线运行过程中,加强对所有房屋变形的跟踪检测,如有异常,及时通报,并采取措施;对地下室墙体、顶板和底板进行修复和防水处理”。居民对该检测结果基本认可,要求相关部门尽快形成受损房屋处置方案。上海市建筑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按照《检测报告》结论和《关于减少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试行规定》(沪建交联〔2008〕511号)的文件精神,编制了修缮方案:对严重损坏房进行整体加固,居民需外搬过渡6至8个月,房屋内部的修缮按每平方米800-1000元进行补贴,每户合计可领取补贴款约6-8万元;对二幢一般损坏房进行原样修缮,居民不外搬,房屋内部修缮按每平方米300元进行补贴,每户合计可领取补贴款约1-1.5万元。但居民不同意加固修缮,坚持要求动拆迁或拆除重建。

长阳路道路改建工程于2013年7月26日立项,2014年1月17日杨浦区发改委作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和项目建议书批复,建设方申通公司办理了相关规划用地等手续,并在2014年3月25日公示了规划方案。根据区控详规划,明园新村门口土地(包括公共通道及绿化)属于道路红线内范围,鉴于小区与道路需保持一定间距,方案保留了原小区公共通道、压缩部分绿化。建设方于2014年9月30日开工建设,2015年2月3日对明园新村北外侧的绿化进行了迁移。由于小区和施工实施方案没有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群众反映强烈。

三、当地落实督查建议的情况

督查组针对群众合理诉求解决不及时、后续技术检测等工作还没跟上、与信访人沟通交流不够充分等问题提出了督查建议。对此,杨浦区委、区政府研究形成了整改措施。一是明确区委书记负总责,两名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配合,区建交委、重大办、规土局等单位为成员单位,组成工作专班,压实工作责任。二是细化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分工、工作方式、时间节点等,合力化解矛盾。三是由区建交委委托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在上海市建设专家库中抽取具有岩石勘察、地基基础、结构、建筑、房屋加固修缮等多学科的专家,组成专家小组,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对三幢房屋的设计方案进行科学评估论证。按评估论证报告的结论,进一步改进设计方案,确保房屋修缮加固后的居住安全。四是由区建交委即刻委托具有资质的专业监测单位,对三幢房屋进行房屋变形、沉降、倾斜、裂缝等跟踪监测,掌握动态数据,并做好应急预案。7月中旬按专家评估论证报告的要求和跟踪监测动态数据,改进设计方案。五是加强与居民沟通,8月中旬做好房屋加固修缮方案征询工作,同时启动项目施工招投标程序。10月初进行修复施工。2016年4月底完成房屋修复工作。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9/15 18: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