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内容之一,也是《信访工作条例》的明确要求。贵州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紧紧把握好改革长期任务与当务之急的关系、建章立制与落地见效的关系,推动信访工作全面迈入法治轨道,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信访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牢记职责使命,笃行不怠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多次部署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强调要增强政治自觉,深化源头治理,注重程序推进,强化实质解决,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提出了明确要求。
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必然要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牢记信访工作职责使命,以笃行不怠的精神推动党中央关于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决策部署在贵州落地见效、开花结果,以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实际成效助力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把握目标方向,系统施策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目标任务是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实现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秩序好、群众满意。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法治思维、系统观念、综合施策。2023年,贵州在9个市(州)18个县(市、区)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2024年以来,进一步创新完善制度机制和手段方法,纵深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战略上,精准把握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脉搏,坚持以法治化建设为引领、以专业化建设为统揽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信访部门是政治机关、信访工作是政治工作的职能定位。战术上,推行“长短结合、精准施策、条块互动、温暖人心、平急转换、统筹兼顾、主动作为”的工作方法以及“法治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工作路径,构建“省级统筹+市县主抓+乡镇主防+村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工作体系,加强信访理论研究和工作调研,全力推动信访工作理念革新、方法迭代、成效升级,更好为群众排忧解难。动能上,深入推进“深化源头治理 化解信访矛盾”专项工作,部署开展“两重、两变、两查”(“两重”即“双重身份”,指相关单位及市、县党政领导干部既是该领域的专业干部,也是该领域信访事项的信访干部;“两变”即变“上访”为“下访”,变“接访”为“约访”;“两查”即矛盾纠纷排查和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活动,推动贵州信访工作提质升级。
三、聚焦任务重点,久久为功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信访工作法治化的重点难点是打通信访事项依法办理“路线图”、推进“五化”“四到位”落实。对此,我们围绕目标要求,在打通、清理、重塑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有效推进任务落实。
机制上打通堵点、破立并举。对着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需健全完善的机制进行责任分解,明确牵头单位,分别与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公安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民政厅等建立信访突出问题定期会商研判工作机制。同时,健全发改、金融、教育、人社、住建、交通、卫健、国资等系统信访工作指挥调度机制,有力化解信访突出问题,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运转上清理障碍、凝聚合力。推动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结合自身职责任务完善本部门依法依规处理信访事项“导引图”,使信访工作运转更加高效。编印体系完备、操作性强的《信访工作法治化应知应会手册》和《信访工作法治化工作手册》,方便相关干部人员更好理解信访工作法治化的目的意义、内容重点、操作规范。加强与纪检监察、党委政府督查等部门联动,把信访工作责任追究聚焦到“四应四不”(应受理而不受理、应办理而不办理、应追责而不追责、应查处而不查处)问题上,使信访工作责任更加落实落细。
工作上业务重塑、流程再造。抓平台,推进信访“多口进一口出、一网通办”改革,不断完善信、访、网、电、讯各渠道工作规范,打通内部流转端口。抓流程,将各环节55类告知书作为法治化建设重要抓手,实现精准分流转办,让责任主体一目了然。抓两端,一方面聚焦基层,部署开展市、县级信访部门能力提升攻坚行动,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聚焦上层,推动省级有关部门落实“管行业必须管信访、管业务必须管信访”责任,对重大疑难信访事项实行“双交双办双督”甚至“多交多办多督”,扎实推进问题解决。抓秩序,建立依法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工作机制,探索推进“诚实守信、以和为贵、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贵州信访双向规范建设,规范公职人员信访工作行为和信访群众信访行为。
四、打造专业队伍,实干担当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信访工作是政策性、专业性极强的群众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信访工作队伍,是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坚强组织保证。贵州持续加强信访工作队伍政治建设和专业化建设,为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开展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建设“黔进先锋·贵在行动——红心暖访”党建品牌,强化信访干部队伍的尊崇感、获得感、归属感,打造最具耐心、最具上进心、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贵州信访干部新形象。
加强专业化建设。明确贵州信访工作“六大支柱体系”,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专业化理论研究,建好用好贵州信访理论研究基地、贵州省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研究中心、信访工作实践基地等,编印《信访工作专业化教程》,着力提升信访干部综合能力。
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贵州大数据先发优势,加强信访信息系统建设,探索开展信访大模型、信访+DeepSeek融合应用等工作,优化智能办信、分析研判等功能,为信访工作法治化提供信息支撑。
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等专项工作,全方位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大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使理解信访事业、熟悉信访政策、善于化解信访事项成为贵州信访干部的鲜明标识,以作风建设推动工作质效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