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川宁:群众的“知心人”

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 www.gjxfj.gov.cn 日期: 2021-05-24 来源: 国家信访局

【字体:    【打印本稿】 【关闭】

  陈川宁,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信访局副局长,自2010年到信访局工作以来,始终把“为民解难、为党分忧”作为职责使命,用心倾听群众心声,着力化解矛盾纠纷,累计接待信访群众6万多人次,解决信访事项1000多件次,曾荣获全国信访系统优秀投诉受理员、全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最美银川人”等荣誉称号。

  勇于担当作为 忠诚履职尽责

  在到信访局工作之前,陈川宁一直在物价局工作。多年从事行政执法的经历和与群众打交道的经验,让他在信访岗位上很快成为了群众的“知心人”。任来访接访科科长期间,他始终不急不躁接待群众,能够当面解释答复的细致讲解,不能当面答复的,他都向信访人说明原因,待调查了解清楚后及时明确答复。对一些复杂问题,他会按照信访人留下的住址,主动登门了解情况,倾听他们的诉求,并不厌其烦地在相关主管部门和信访人之间来回奔波,有的要跑上十几次,许多群众的信访问题在他的协调下得到了切实解决。

  2016年,永宁县李俊镇进行征地群众安置房分配时,因工作人员失误,将楼房的单元号编排错了,造成分配房屋面积出现偏差,引发群众不满,进而聚集上访。陈川宁赶到现场时,聚集的群众将干部堵在屋内,情绪非常激动。对此,陈川宁耐心向群众解释,安抚群众情绪。在他的劝导下,群众的情绪慢慢平缓,逐渐散去。随后,陈川宁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查明问题原因,立即协调有关部门制定了解决方案,依方案给予相应补偿,受到安置户的一致好评。

  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了许多信访事项的协调过程,这样厚厚的笔记他记了十多本,现在成了同事们处理接访事项时的重要参考。不少群众信访时指名要找陈川宁接访,有事愿意给他说,有怨乐意给他诉。

  怀揣一颗公心 为民排忧解难

  在长期的信访工作中,陈川宁既是“救火队员”,也是“急先锋”,尤其遇到突发事件,他总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做好疏导化解工作。

  2014年初的一天,一位老人怒气冲冲来到信访接待大厅,大声嚷道:“信访局长在哪里?我要找领导,有事情反映。”当时局领导外出开会,陈川宁见状,微笑着请他到来访接待室,边给他倒水边说:“别激动,坐下慢慢儿说,我们政府就是老百姓说理的地方。您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吵架的,您慢慢说,我们一定帮您解决。”信访人逐渐平静了下来,开始讲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原来,他家周边建设施工,对其房屋有影响,施工方不给赔偿。听完信访人反映的情况,陈川宁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场召开协调会,调查核实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同时与施工方进行协调,最后施工方同意待施工结束后,据实解决。老人一个劲地道谢又道歉,感谢为他解决了问题。

  面对困难和问题,陈川宁从不言退缩,总能主动靠前,担当作为。金凤区居民马某某因房屋拆迁补偿问题多次信访,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她的情绪越来越偏激。陈川宁主动接了过来,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劝慰开导,并带着马某某夫妇二人到相关部门反复协调,夫妇二人住上了新居,拿到了补偿款,最终将问题彻底解决。

  舍小家顾大家 只因初心为民

  在从事信访工作的11年时间里,陈川宁放弃了许多节假日的休息,也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2014年春节前的一天晚上,某县一电器公司60多名农民工披着棉衣、顶着大雪夜里十一点多来讨要工资。陈川宁接到电话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联系县区政府负责人,与企业及施工负责人不断沟通协调,最终企业承诺尽快解决欠薪问题。在得到明确答复意见后,大家才纷纷离去。目送农民工离开信访局,已是凌晨1点多了,陈川宁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家中。类似的事情,在他的工作中经历了许多次。

  2020年11月,陈川宁妻子住院准备做手术,这期间父亲也病重在床,但他因工作原因,一直无法请假照顾。看到父亲身体越来越差,11月底,他给领导请假,准备去照看父亲几天。谁知当天上午,某房产项目200余名业主因延期交房问题聚集上访,现场难以控制。接到电话后,陈川宁二话不说赶到现场进行调解,耐心向群众解释政府部门近期所做的工作,疏导群众情绪。等现场秩序恢复后,他接到弟弟的电话,告诉说父亲刚刚过世了。听到这个消息,他默默流下了眼泪,等到现场群众散去,他才急急忙忙赶回家里,为父亲料理后事。每次谈起这件事,他的语气都有些哽咽,他知道自己亏欠了家人太多太多。

  辛勤的耕耘必有收获,努力的付出总有回报。近年来,陈川宁获得全国信访系统、自治区、银川市授予的多项荣誉。这些荣誉背后,是他11年的砥砺奋进、风雨兼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既是他的初心,也是他的坚守。

01009003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39961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