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美:28年坚守 全县遍布他的足迹

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 www.gjxfj.gov.cn 日期: 2021-05-24 来源: 国家信访局

【字体:    【打印本稿】 【关闭】

  今年56岁的谭美,从事信访工作28年,历任云南省建水县信访局副局长、局长,并于2015年10月改任非领导职务。多年来,他和县信访局的同事一起,积极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共接待群众6万多批次,人数10万多人,处理群众来信7000多件,赢得了党和政府的认可,更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赞扬,曾获得云南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奉献——源于对为民宗旨的赤诚

  1993年,29岁的他从县委办公室主动要求到信访办工作,他想通过实实在在为信访群众办事,来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入党誓言。28年来,他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建水的信访群众。

  临安镇的黄某一家四口,其中3人有智力残疾,居住在祖父辈留下的一间土房里,正屋完全倒塌,全家挤在摇摇欲坠的大门下,屋顶用石棉瓦遮盖,下面用木柱支撑,危房随时有倒塌的危险。黄某在其亲属的带领下到县委、县政府信访求助,谭美接待他们后非常重视,他多次与临安镇、县民政局、县残联等相关部门协商、筹措资金,并亲自协调建筑材料,为黄某某一家建盖了三间石棉瓦新房。

  李浩寨乡李某某因为讨要修建村级公路的6万余元工程款不断信访,谭美认真听取诉求之后,一方面多次到乡下调查核实情况,一方面向县领导汇报,召集相关部门协调,终于把工程款解决,为这起信访事项划上了圆满句号。

  敬业——始终站在化解社会矛盾的前沿

  谭美从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入手,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刻苦钻研信访业务,练就了一身接待信访群众和处理信访问题的真本事,成为信访工作的行家里手。身为县信访局“首席接待员”,每遇疑难信访问题,他总是接访在一线,指挥在一线,工作在一线,坚持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为缓解老城区的交通压力,县政府决定搬迁客运站,但由于三个客运站并作一站,车主对调整后的发车时间不满意,致使客运中断。谭美带领信访工作组进站做工作,由于车主一时不了解真实情况,把怨气发在工作人员身上,谭美的衣服被扯坏了,嗓子喊哑了,但他还是沉着耐心地做解释协调工作。一方面认真听取各条线路车主的意见建议,并把意见向县专班工作组汇报,最后提出各条线路车主基本认可的发车时间,车主们同意发车,使瘫痪近10天的客运恢复了正常运营,最终实现了客运站的顺利搬迁。

  建水县老城是上千年的古城,有许多房产历史遗留问题。70岁的信访人孙某认为她家在古城里的老屋在公私合营中多次易主,孙家从有房变为无房户,长年向相关部门反映无果。孙某身患癌症,仅靠低微的退休金和低保金维持全家生计,还要照顾精神残疾的儿子和即将高中毕业的孙女。孙某找到信访局后,谭美认真审看材料,积极组织调查,在他的努力下,病床上的孙某某终于拿到了补偿金,这起房产矛盾纠纷得到化解。

  创新——不断拓展信访事业的新天地

  谭美不管做什么事都追求“干就干好,干就一流。”他潜心探索工作规律,笔耕不辍,撰写论文、经验材料等理论文章30多篇。他提出让拟提拨的年轻干部到信访局锻炼两个月,这一建议得到县委组织部采纳,从2004年开始建立了副科级后备干部到信访工作岗位实践锻炼的制度,后来县委又建立了乡镇实职副科级干部轮流到信访局实践锻炼制度,真正将信访部门建设成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地。他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多项制度措施。2006年,建立了县信访局干部分片联系乡镇制度,切实加强对各乡镇的指导、督办。同年,他提出并建立了8位律师轮流参与县级领导接访制度。2007年,他建立了聘请信访社会工作者制度,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义务加入到信访工作队伍中,构建了建水县的大信访工作格局。

  为便于基层干部和群众了解基层信访工作,他又编写了通俗易懂,易于传唱的《说事歌》《信访之歌》,在群众中通过建水花灯歌舞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榜样——带出一流的信访干部队伍

  工作中,谭美办事公道、坚持原则,生活中,他谦虚谨慎、待人诚恳,他以务实的作风赢得了信访群众的信任。

  一位农村妇女神情恍惚地来到信访局接待室,在谭美的开导下,信访人放声大哭,原来,她的儿子因发高烧到医院治疗,没想到却因为输液后死亡,与医院发生了纠纷。听了信访人的遭遇,谭美积极与医院进行协调,最终帮她协调到了补偿金。信访人接到补偿金感动得热泪盈眶,带领女儿到县信访局赠送锦旗,让女儿认谭美这个救命恩人做舅舅。

  西庄镇某村的杨某某儿子被人打成重伤,一直未能拿到赔偿款。杨某某身体每况愈下,丈夫病故,儿子又因身带残疾30余岁未成家,原本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杨某某到县里信访,谭美耐心地做其思想工作,并深入到村委会调查了解其家庭情况。在他的努力下,终于帮信访人解决了款项,信访人写来了感谢信,送来了锦旗。

01009003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39961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