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国策政策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节目。信访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基层是群众信访的源头,又是解决信访反映问题的关键。从今天开始,中国政府网国家信访局联合推出“县委书记谈信访”系列访谈,第一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的是浙江省浦江县县委书记施振强,就浦江县基层信访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经验做法与大家作一个面对面的访谈交流。欢迎施书记。[ 2016-03-29 09:56 ]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国策政策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节目。信访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基层是群众信访的源头,又是解决信访反映问题的关键。从今天开始,中国政府网国家信访局联合推出“县委书记谈信访”系列访谈,第一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的是浙江省浦江县县委书记施振强,就浦江县基层信访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经验做法与大家作一个面对面的访谈交流。欢迎施书记。[ 2016-03-29 09:56 ]
谢谢。各位网友大家好。[ 2016-03-29 09:57 ]
我们知道浦江县曾经因为三多而闻名,都是关于信访工作的,就是上访老户多、闹访缠访多、越级上访多,是全省乃至全国的“信访大县”,现在我们了解到信访形势在浦江县已经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已经从2002年的10307件(人)次下降到了2015年的804件(人)次。您能介绍一下这中间都发生了些什么吗?或者说是什么促使了浦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2016-03-29 09:58 ]
浦江确实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信访大县,这几年浦江的信访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经验还谈不上,但我觉得一个重要的体会就是民心,民心顺了一切都顺了,民心顺了信访也就好办了。浦江按照总书记所讲的,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所以我们就是抓源头治理,抓问题导向。[ 2016-03-29 09:59 ]
浦江这些年来紧紧抓住老百姓信访的源头是什么,老百姓关注的热点是什么,老百姓感受到的痛点是什么?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和痛点就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正是这样,浦江展开了信访工作。信访工作也好、全局工作也好,我的感觉是紧紧贴着民心去做,浦江实践表明只要民心顺了我们的工作就顺,只要民心顺了社会环境才能真正形成风清气正。[ 2016-03-29 10:00 ]
记得曾经的浦江和很多地方都一样,土地违建导致纷争不断,环境污染导致民怨沸腾,而基层的腐败又使民心涣散。所以矛盾的焦点和信访的源头都归结到了违建、污染和基层的腐败。土地是农村农民最稀缺的资源,浦江有920平方公里的土地,有着600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对浦江而言,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但是如此稀缺的土地却被大量的违法者所占用,这些违章建筑的出现,是农村当前社会的最大不公,也是农村不稳定的根源之一,也是农村上访的主要源头,所以我们就要从违章建房抓起。[ 2016-03-29 10:03 ]
还有浦江市水污染的问题也相当严重,尤其是浦江的第一产业叫水晶产业,浦江是中国水晶之都,22000多家水晶作坊源源不断把污水直排到江河,所以浦江的母亲河浦阳江成为了黑河、臭河、垃圾河,水晶磨出的污水像牛奶一样,被群众称之为“牛奶河”。这一度成为浦阳江的代名词,我说浦江一度是22000多家的加工户导致浦江漫山遍野、房前屋后几乎都是水晶的固废,浦江几乎85%的溪河全是“牛奶河”,浦江人民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群众对政府提出了很多期盼。[ 2016-03-29 10:06 ]
85%的溪河几乎都是牛奶河,河里面的鱼虾几乎完全绝迹,群众在呼唤什么时候我家门口的小溪能够像我小时候一样去洗菜、去游泳、像以前那样去灌溉我的土地、去种植我的庄稼,去种甘蔗、种葡萄,这些年来由于污染都已经成为不可能。在家门口洗洗脚、洗洗青菜这成为了一种奢望。他们发出呼唤,什么时候政府能够让我将关闭多年的窗户因黑臭被消除而打开?什么时候让我刚出生的孩子能够睡一顿安稳觉?这些看起来非常平常的事情都已经成为我们百姓的奢望。所以浦江再也不愿意躺在病房里花钱,他们希望有一个绿水青山的环境,希望政府能够改造、整治好这个已经被污染的环境。[ 2016-03-29 10:14 ]
那么如何回应老百姓的呼唤?如何高标准地实现全面小康?如今浙江已经到了总书记所提出的“两山”理论的第三阶段了,那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此,浦江县委县政府在2013年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按照浙江省委夏宝龙书记所讲的“水不仅是生态,是经济,也是民生,也是政治”的要求,率先打响了浙江“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的第一枪。[ 2016-03-29 10:21 ]
历经两年的艰苦奋斗,浦江终于换回了绿水青山,终于换回了民心民意。浦江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从原来多年的全省倒数第一,到2013年提升到了全省第38位,2014年提升到了第18位,到去年更是提升到了全省第11位。[ 2016-03-29 10:24 ]
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的节节攀升伴随而来的是群众信访量的连年下降。2013年我们刚刚开始治水的第一年初见成果,上访量就下降了50%,2014年上访量再次下降33.5%,到2015年也就是去年,群众的上访总量又下降了49.2%。所以我们面对群众,一个个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上访量连年下降,今天的浦江我们终于把信访这个最大难题破解,浦江的信访工作终于迎来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2016-03-29 10:25 ]
就像您说的,民心顺了,这就是通过我们所做的工作让民心顺了。这其中也有一个问题,我们看看让民心顺的这个过程。您刚才讲了这么大力度的治水、拆违,这不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吗?不会有更多的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或者有一些信访的事情发生吗?这是为什么?[ 2016-03-29 10:26 ]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其实信访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地方社会治理成效的综合反映,是我们地方政府驾驭全局能力的集中反映。如果说浦江有什么经验或者体会的话,就是为什么浦江从原来搬一块砖头都要引起大规模的上访,而今天我们居然关掉了那么多污染企业,拆掉了那么多违建房子,居然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这个奇迹是怎么发生的呢?在我看来,最关键的一条是公平公正!正如总书记所讲的,“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所以对基层百姓而言,怎么看到公平这是第一位的。所以公平是农村稳定的基石,你如果做事情不公平,群众就不会满意,群众不满意了、不支持了就谈不上稳定。[ 2016-03-29 10:30 ]
那怎么做到公平呢?[ 2016-03-29 10:31 ]
比如讲在拆违、治水当中,我们一定会受到一些损失,我们一 定会经历一些阵痛。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处理问题首要考虑的是 让百姓看到我们处理问题是不是公平的?简单地说你做这件事情有 权有势和无权无势是不是一样看待,“名人富人”和“平头百姓” 是不是一样去处理?这才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这才是公平。所以 我们在拆违、治水之初,我们就严肃地查处了一批借水晶之名以权 谋私的领导干部和专管员。我们的眼睛紧紧盯牢有权有势的“名人 和富人”,要求党员干部要先拆、党员家族人员要先拆。通过摸底,我们发现有1189个党员干部家里有违建,所以我们拆违战役的发起首先让他们先拆,尤其是领导干部。让群众看得到政府做这件事情是公平公正的,不会欺负老实人,不会欺负平民百姓,而是先从党员干部下手的。[ 2016-03-29 10:38 ]
我们每个星期都督察,每天都要检查党员干部处理了没有?让党员干部、“名人富人”、“有权有势”的人先处理,群众就看到公平正义的希望了,看到政府的公信力了,政府的工作就很好做了。 我们开始拆违的时候,百姓的自拆率只有16%,而两年下来,老百姓信服你了,老百姓的自拆率达到了91%,而且整个拆违过程中,共依法拆除了2.04万处违建,但没有引起一起上访。[ 2016-03-29 10:44 ]
其次,我还觉得正义还是要让老百姓感受到法治的力量,感受到法律的刚性,感受到规矩是“带电”的。所以我们对随意偷排、随意直排的,按照《环保法》、《工商法》,依法开展了1784次“清水零点行动”,还开展了2106次“金色阳光行动”,对直排污染户进行了严肃的整治。[ 2016-03-29 10:48 ]
我们还对全社会公开承诺,2012年1月1日以后的违建做到“即违即拆”,什么时候违建就什么时候拆除,让大家知道这个法律是“带电”的,让大家知道建房是要审批的,使全社会都能够有一种规矩意识。[ 2016-03-29 10:50 ]
在污染问题上我们“两高”有关司法解释出台之后,浦江就率先查处了全省第一例环境污染而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到现在为止浦江因为环境污染被依法查处的有765起,其中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两样相加就达到403个案件。通过依法拆违、依法治水,依法行事在浦江深入人心,以前浦江人“信访不信法”的局面得到了根本的扭转。[ 2016-03-29 10:58 ]
浦江山里有一个村叫顾家村,这个村在540个人当中竟然有75个人被追究过刑事责任,一直以来打架、斗殴、闹事层出不穷,2013年以前,每次重大政治活动、重要敏感时期,进京赴省越级访都在5批次以上。我们从拆违入手,立规矩、求公平、平民怨,2013年以来没有发生一起信访事件,没有一人因违法而受处罚。[ 2016-03-29 11:03 ]
大畈乡建光村是我县西部山区有名的“信访重点村”,该村干群关系紧张,聚众斗殴严重,小事大事都要聚众闹访。特别是村民因害怕垃圾填埋场影响水质,多次冲击乡政府,多次围堵县政府。我们以治水为突破口,树规立矩,彻底改变了该村“脏乱差”局面。村庄变美了,人心思变了,这个三面环水的小山村,曾经村边的江水又黑又臭,如今已清澈见底。最近中央电视台连续跟踪报道的三个小孩失联事件就发生在这个村,村民全程参与搜救,并自觉维护村庄整洁。上万人参与的搜救行动,村里没有一堆垃圾,江面没有漂浮一只塑料袋。建光村的改变告诉我们,只要群众愿意和我们一起干,“人心齐,泰山移”。[ 2016-03-29 11:05 ]
第三,正义还要让老百姓看得到希望。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我们所做的事情,把正义彰显出来,让老百姓看得到正义,当老百姓看得到正义的时候,百姓就会对政府和社会有信心。所以如果百姓认为政府主持公道、主持正义,民心自然会聚集起来,正能量也自然会汇集起来。[ 2016-03-29 11:12 ]
我觉得我们政府特别要关心的是百姓的安全感,首先让老百姓感觉到我们这个社会平平安安,这几年浦江通过依法治理,社会治安形势有了根本性的好转。我们浦江侵财警情去年一年内下降了2008起,两抢警情三年前每个月31起,去年每个月只剩下3起,只是三年前的1/10,老百姓从中有一个平安的获得感,他感觉到我们这个社会,政府给他提供一个非常平安、和谐的环境。[ 2016-03-29 11:14 ]
其次,我觉得还要让老百姓看得到这个社会是清明的,政府是保护老百姓的,所以如果老百姓感觉到不公平、受人欺负,老百姓就会上访,甚至闹事。所以政府一定要让老百姓感觉到政府是清明的,所以浦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了“拔钉除霸”的行动,对横行在老百姓的黑恶势力进行坚决打击,浦江去年打掉了27个黑恶势力团伙,处理了206个黑恶分子,整个社会渐渐清明起来。[ 2016-03-29 11:16 ]
最后老百姓还要看干部是不是清正,看干部的作风是不是转变?所以基层腐败是导致我们民怨沸腾,导致民心涣散的重要源头,所以我们的反腐败要向基层延伸,要对老百姓周围的腐败现象进行坚决斗争,坚决地铲除。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就对横行乡里的所谓“村头地霸”还有一些村主任、村支书的腐败进行严肃查处,我们光去年就处理了书记、主任28人,处置了农村不合格党员122人,让老百姓看到政府反腐败的决心,让老百姓看到正义的力量。[ 2016-03-29 11:17 ]
同时,干部的作风也很要紧,老百姓会看周围的党员干部,看我们的村干部是怎样的一种作风。所以我们浦江县委向全体干部党员发出号召,一定要把我们的心和老百姓的心贴在一起,基层干部的脚步要顺着老百姓所期望的方向去走。比如金华市委市政府开展了“居家养老全覆盖”行动计划,这项行动对老百姓而言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我们浦江就是要保证农村的老人每天能吃到两顿热饭,所有的老人都纷纷说政府好、共产党好。[ 2016-03-29 11:24 ]
遇到大灾大难的时候,我们要求党员干部要和群众站在一起。今年1月21日浦江遭受了史上有记载以来最严寒的一场大雪,浦江气温达到零下十五度,这是从未有过的现象,我们有263个村全部停电,干部在这个时候就是要和困难群众在一起,和灾民在一起。所有的基层党员必须在村里面,必须确保老人、病人有两顿热饭,必须确保烤火取暖的老人们不出现一氧化碳中毒。所以浦江灾情最严重,但浦江没有一个老百姓因为烤火而出现生命危险,所以老百姓在那个时候无一不说共产党好。[ 2016-03-29 11:28 ]
的确,只有让老百姓看得见正义和公平,才能真正树立起政府的公信,而且做到了贴心老百姓的心真的会很温暖。我们知道,习近平总书记2003年曾经到浦江下访,您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2016-03-29 11:28 ]
浦江的老百姓至今还在津津乐道着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下访浦江的情景。那是2003年9月18日,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把社会矛盾最突出、上访问题最严重的浦江,当作他下访的第一站。从此开启了领导干部下访的先河,浦江由此建立了领导干部下访的一系列制度,直接让领导干部下基层,直接面对群众,直接面对问 题,直接解决矛盾。那一天,总书记共接待了9批20余人次的来访群众,解决了山区百姓出行道路、学前楼拆迁等一大批疑难信访案件。[ 2016-03-29 11:38 ]
2003年以来,浦江历届县委县政府,把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作为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制度,持续抓紧抓好抓实。近年来,浦江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法治信访、阳光信访、精准信访”的要求,进一步夯实完善了信访工作体制机制。[ 2016-03-29 11:38 ]
一是推行常态下访。1.先后出台了《浦江县信访接待日活动的有关规定》、《县级领导干部信访值周坐班接访制度》、《关于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建立了“县级领导开门接访、乡级领导随时接访、村级干部上门走访”的接访机制。[ 2016-03-29 11:40 ]
2.规定每月10日为乡镇(街道)、部门接待日,每月15日为县领导接待日,每周轮流到县信访联合大厅值周坐班;县党政领导每人每月不少于1次,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和县机关部门负责人除领导参加下访外,每月另外还需安排下访、约访不少于1次。3.确定村(社区)每周二为民情接待日,乡镇(街道)驻村干部参与处理村内日常事务和民情接待工作,协调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 2016-03-29 11:41 ]
二是创新领导包案。1.县联席办每年集中梳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并分别确定1-2名领导包案负责化解。2.推行项目捆绑制,浦江每一个重点项目都有一个县领导负责,同时,项目推进过程中引发信访等不稳定问题,也由他包案化解。3.推行《领导干部信访工作日志》制度,做到每位领导人手一册,要求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研究信访工作、调处信访事项都要记录在案。[ 2016-03-29 11:41 ]
三是夯实基层基础。1.推行网格化管理,确保问题解决在基层。将县域划分为736个网格,每周动态网格排查。全县429个村居派驻由1名县管领导干部、2名机关干部和1名政法干警组成的“1+3”农村指导团队,长期结对帮扶,及时排查化解矛盾。2.打造三级信访服务平台,畅通百姓诉求渠道。县级层面,建立了群众工作中心。乡镇层面,成立了综治、政法、司法、信访“四位一体”的群众工作站。村级层面,设立了群众工作室。[ 2016-03-29 11:42 ]
3.实施法定分类处理,实现诉访分离。解决信访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依法。根据中央关于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和国家信访局提出的信访工作要求,我们严格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把涉法涉诉信访导入政法机关解决。现阶段的群众信访有两种情形,一方面是通过信访表达诉求的意愿很强烈,另一方面是通过非正常上访,向当地政府施压的情况也很突出。针对前一种情况,我们热情服务、分类接待、真情解决;针对后一种情况,我们的做法和原则是“对无理上访者不给便宜,对无理取闹者敢于依法。”[ 2016-03-29 11:42 ]
2015年浦江初信初访办理实现了“归零”,你们是如何压实初信初访的?[ 2016-03-29 11:43 ]
2015年,我县第一次来信来访的,共有239件,一年内我们全部解决,实现了“归零”。为确保年内不发生新的积案,我们创新初信初访办理机制。对简单信访,要求立即办。对一般性初次信访,要求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对10个工作日内不能办结的,要求提交县信访联席办,由县领导督办解决。通过落实这一工作机制,2015年受理的初次信访事项,95%以上在10个工作日办结,全年实现“清零”目标。[ 2016-03-29 11:44 ]
信访的积案怎么来化解这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那浦江是怎么做的呢?[ 2016-03-29 11:45 ]
浦江的做法主要是三点: 一是领导领衔办。一个案件、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2015年通过“百名领导督百案”专项行动,督办的130件积案,化解118件,化解率90.7%。二是听证评议公开办。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法律工作者、村民代表及信访人亲属,进行公开听证和评议,并通过电视、电台直播,让信访问题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解决。2012年以来,我们用“庭审模式”终结信访事项12件,没有出现一起重访。三是社会力量参与办。1718名人民调解员、30个以律师和群众工作员个人名义命名的调解室、“社区、社工、社团”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并设立“义门基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化解。[ 2016-03-29 11:46 ]
在节目最后我想请您概括一下浦江信访工作的经验,以及您最深的体会。[ 2016-03-29 11:47 ]
回顾浦江这些年风风雨雨,信访走到今天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我觉得第一,要敢于直面问题,从源头抓起。我觉得民心在哪里我们就要到哪里,所以老百姓关心的就是我们的着力点,从源头抓起,直面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第二,就是正义一定要让老百姓看得见。要让老百姓看到我们这个政府、看到我们这个社会正义的希望,正义还在,他们就会有奔头,他们就会和党委政府同向而行。所以一定要通过我们的工作,让老百姓相信正义的力量。[ 2016-03-29 11:50 ]
非常感谢施书记接受我们的采访。[ 2016-03-29 11:51 ]
谢谢。[ 2016-03-29 11:51 ]
也非常感谢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2016-03-29 11:51 ]